过期的糖类可用于体外诊断试剂配制吗?

在体外诊断试剂研发与生产过程中,糖类物质常作为稳定剂、反应底物或渗透压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缓冲液、酶反应体系等配方中。试剂原料的保质期管理是确保诊断结果准确性的核心环节。

那么过期的糖是否可用于体外诊断试剂配制呢?看看以下介绍。

1、糖类在体外诊断试剂中的作用与分类

1.1 作用

稳定剂:如蔗糖、海藻糖可保护酶活性,防止蛋白质变性(常见于冻干试剂)。

反应底物: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时,葡萄糖作为关键反应物参与显色反应。

渗透压调节剂:维持反应体系离子平衡,确保细胞或微生物样本的完整性。

1.2 常用糖类及其化学特性

 

 

 

 

2、过期糖的潜在风险与影响机制

2.1 化学性质变化

水解反应:吸湿导致分子链断裂,生成单糖或寡糖片段,改变反应体系的摩尔浓度。

氧化反应:葡萄糖等还原糖与氧气接触后生成酸性物质(如葡萄糖酸),干扰pH敏感型试剂的性能。

微生物污染:乳糖等糖类若保存不当,可能滋生细菌或真菌,引发试剂浑浊或假阳性结果。

2.2 对试剂性能的影响

血糖检测试纸失效:某实验室使用过期葡萄糖配制试纸缓冲液,导致校准曲线偏移30%,患者样本检测值普遍偏低。

PCR假阴性:蔗糖过期后吸潮结块,配制核酸提取缓冲液时溶解不完全,影响裂解效率,造成病毒载量检测漏检。

3、行业规范

3.1 国际标准与监管要求

根据ISO 13485和《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:

原料有效期:必须严格遵循供应商标注的保质期,过期原料禁止投入生产。

稳定性验证:若需延长糖类使用期限,需提供加速老化实验(如40℃/75%湿度下储存3个月)数据支持。

3.2 实验室自检方法

物理性状检查:观察是否结块、变色或存在异物。

纯度检测:采用HPLC或还原糖滴定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(偏差需<5%)。

功能验证:以小批量试剂进行性能测试,对比新批次与过期原料的检测一致性。

4、替代方案

稳定性更高的糖类:海藻糖替代葡萄糖,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更高,耐高温和潮湿环境。

化学修饰糖:采用乙酰化葡萄糖减少氧化风险。

分装储存:将大包装糖类分装至棕色密封瓶,充氮气保存以延缓氧化。

先进先出(FIFO)原则:建立原料库存追踪系统,优先使用临近有效期的批次。

所以,过期的糖类物质不可直接用于体外诊断试剂配制。

 

 

已经到最底了